子宫内膜炎,很多女性并不陌生。对于一些已经生过小宝宝的女性朋友来讲,产后都出现过子宫内膜炎的问题。其实,子宫内膜炎不算大病,只要稍加正确的治疗,并且生活中做好护理的话,都是可以治疗的。那么问题来了,在生活中,女性应该如何护理产后出现的子宫内膜炎呢?
生活中,引起子宫内膜炎的原因很多,分娩后也是容易导致女性患有子宫内膜炎的。所以,在女性产后,一定要做好子宫内膜炎护理。以下为大家分析产后如何对子宫内膜炎进行护理的情况,希望各位看了本文的介绍,对产后子宫内膜炎有个全新的认识。
子宫内膜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结构发生炎性改变。宫腔有良好的引流条件及周期性内膜剥脱,使炎症极少机会长期停留于子宫内膜,但如急性期炎症治疗不彻底,或经常存在感染源,则可反复发作。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导致流产的较常见原因。那么,产后应该如何对子宫内膜炎进行护理?
产后子宫内膜炎的护理:
一、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,易消化并含有高热量、高蛋白、多种维生素的食物为宜,不能进食者,应静脉补充营养及水分,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。
二、产后子宫内膜炎应卧床休息,宜半卧位,以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及宫腔分泌物的引流;可做下腹部热敷,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并止痛。
三、治疗产后子宫内膜炎时除主要应用抗生素外,尚须除去明显的诱因,如取出宫内避孕器,清除子宫腔残留的胎盘组织、子宫内膜息肉等,有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子宫内膜炎时则应根据情况做相应处理。
四、在女性产后,要保持大便通畅,以减轻盆腔充血,并有利于毒素排泄;应避免过多的妇科检查,以防止炎症扩散;高热时可物理降温。
中医治疗以分型论治为主,可同时配合饮食疗法治子宫内膜炎,具体如下:
1、湿热内阻型。黄柏10克 生薏仁20克 苍术10克牛膝10克桃仁10克 红花10克 赤芍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 败酱草12克 红藤12克 生甘草10克。
若月经淋漓不断,色红,可加益母草10克,茜草15克,侧柏叶12克活血化瘀,凉血止血;带下量多色黄者,加车前子(包煎)20克,泽泻15克以清利湿热。
2、瘀血阻滞型。当归10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 红花6克 赤芍12克 柴胡10克 川牛膝12克 枳壳10克 生地12克
若小腹疼痛明显,加蒲黄10克,五灵脂10克,香附10克以活血行气止痛。
3、阴虚内热型。知母10克 黄柏10克 生地10克 山药10克 山萸肉10克 丹皮10克 泽泻10克 茯苓12克 女贞子12克 旱莲草10克
若白带色黄臭秽,则加败酱草12克,生苡仁15克,车前子15克以清热利湿止带;若心烦急躁,则加炒山栀12克,郁金10克,柴胡10克以疏肝理气并清热。